季夏时节
记者从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出发
前往洪格尔高勒镇伊和宝拉格嘎查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一路上
正在拓宽的路面、错落有致的沙丘
苍翠葱郁的草原一一映入眼帘
驱车行驶80公里
来到了牧民乌日根达来的家
乌日根达来家的草场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北缘,上世纪末,家乡的湖鲁苏台湖泊干涸,草场沙化严重,植被也日益退化。伊和宝拉格嘎查牧民们的生计,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“如果不去拯救这片草原,我们的后代就没办法过上好日子!”回想起当年的情景,乌日根达来依然激动不已,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的家乡重新绿起来。
他和妻子商量后
变卖了家里仅有的170只羊
去乌兰察布、赤峰等地
学习治沙绿化技术
并购进树苗在草场上尝试种植
即便面临着资金短缺等问题
乌日根达来也没有轻言放弃
除去日常生活的基本开销
他把外出打工赚来的钱
全部投入到了家乡的生态治理上
从2001年开始,乌日根达来年复一年,从未间断过治沙种树。他在当地草场上种植杨树、榆树、柳树12万余株,累计投入70余万元,修复6000余亩地的生态环境,成为远近闻名的治沙“先锋人物”。
伴随着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
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
伊和宝拉格嘎查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
如今
当地牧民家的草场越来越绿
生活也越来越好
左右滑动
乌日根达来翻看着相册,上面记录着他家草场从黄沙弥漫到绿意葱茏的蜕变过程。“有了国家的好政策,我们治沙的信心更足了!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会继续发挥好‘带头人’的作用,让我们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!”乌日根达来笑着说道。
在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,乌日根达来从未停歇前进的脚步。从2019年开始,乌日根达来开始种植人工牧草。他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和滴灌带技术,成功种植了120亩人工草地,其中包括苜蓿草、燕麦草等,每亩地产量预计能够达到2吨左右。
“今年,我又尝试种植了食叶草,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,是名副其实的蛋白草。牲畜食用后不仅抗病能力强,而且增膘长肉快。”乌日根达来望着不远处一行行摇曳生姿的人工牧草,他的眼神里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太平洋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